登录/注册 搜索

宜章县文旅广体局圆满完成对塘窝里村的后盾帮扶工作

发布时间:Jun 17, 2021 | 作者:


“精心施策解民困,倾力帮扶树丰碑”“扶贫帮困办实事,真情帮扶暖人心”。2021年6月15日,关溪乡塘窝里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交接会上,塘窝里村村支两委代表村民赠送驻村扶贫后盾单位县文旅广体局、驻村工作队两面锦旗。一字一句饱含着基层干部和村民的无限深情。

 

精准施策,实现了全村高质量脱贫

 

塘窝里村是一个山高水少土地薄的省级贫困村,全村262户1135人,有贫困户78户343人,贫困发生率30.2%。2015年9月,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后,全面掌握村情民意,一户一策,结对帮扶,公平公正,精准施策,全面落实“一超过,两不愁,三保障”的政策。五年多来,我局领导每月到村里指导工作,现场研究解决问题,34名干部职工结对帮助57户贫困户,每月走访,帮助解决就业、就医、入学、住房等具体困难,不是亲人,胜似亲人。使塘窝里的贫困劳力就业率一直高居97%以上,产业发展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,方兴未艾;贫困人口应享尽享低保、残疾、健康扶贫政策实惠;每年有80名以上的学子享受助学补助,全村无一人辍学,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%,贫困户学子1人考上一本,3人考上二本;23户村民享受了国家住房补贴129万余元;2017年全村如期退出贫困村,2019年,全部贫困人口脱贫,2020年,全村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,村级集体经济超过5万元,实现了高质量脱贫。

 

倾心帮扶,实现了基础设施大改善

 

五年多来,我局精心制定发展规划,竭力争取和筹集资金近千万元,其中我局每年自筹支持资金10万元以上,大力改善基础设施。拓宽和新修通村、通组、出省公路13.2公里,彻底改变了“羊肠道”“断头路”“肠梗阻”的落后交通面貌,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;铺设引水主管道6000多米,让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,实现了村民梦寐以求的愿望,结束了村民喝煤矿坑道硫磺水、地面水坑蓄雨水的历史;实行了电力农网改造升级,家家户户用上了冰箱,甚至空调;实现了4G网络全覆盖,结束了手机经常“无法接通”的历史;硬化村中主道2000多米,修筑排水沟渠4000多米;建设文娱小广场5个,配健身器材5套,篮球架3副,乒乓球桌3张;新建村级服务楼300平方米,设置了服务大厅、会议室、图书室、医疗室、电商服务平台等服务设施。每个自然村都安排了1—2名保洁员,一名护林员,负责公共卫生、森林防火。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!

 

因地制宜,实现了产业发展零突破

 

我局工作队进驻前,塘窝里只有少数个体养猪户,年出栏生猪不到200头,无任何其他产业。我局因地制宜,先后成立了5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。几年来,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,现油茶种植面积已达700余亩,脐橙200余亩,年出栏生猪2000余头,年出栏肉牛、种牛20多头,为村民增收近百万元。已初步形成了“能人+合作社+农户+电商”的产业发展模式。产业兴旺,这一乡村振兴的重头戏,正在塘窝里村拉开序幕。

 

言传身教,实现了村风民风大变样

 

几年来,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成丽霞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对塘窝里村人民竭尽全力的帮助,以吴新明为队长、谢赤华为队员的驻村工作队公正廉洁、求真务实、忘我工作,不仅为塘窝里村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,树立了塘窝里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,其奉献精神和工作作风,更是给塘窝里人民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,极好地培养和影响了塘窝里的村党员干部,使一个软懒散的村支部,一跃成为先进党支部,支书先后获得宜章县“十佳标兵”“扶贫好人”称号。